收購 全新 中古 二手 鏡頭 買賣 回收
澄橘數位工作室 – 高價收購新舊3C商品/3C新舊交換買賣/3C出租
營業時間 : 12:00~20:00 (週日固定公休)
門市電話 : (02) 23582755 或 0987-840-334 門市地址 : 台北市大安羅斯福路2段33號8樓之1(7-11超商旁百事吉大廈8F)
交通位置與停車資訊 : 古亭捷運六號出口步行約1分鐘,附近停車(好庭車停車場),地址位於106台北市大安區杭州南路二段61-1號(步行過來約5分鐘)
鏡頭種類特徵及優缺點
文章有點長,所以將各種鏡頭優缺點列在這邊!
| 優點 | 缺點 |
變焦鏡頭 | 旅遊首選 一顆搞定 | 重量較重 不便攜帶 |
定焦鏡頭 | 大光圈 畫質優異 重量輕輕 | 使用時機單純 需要構圖靈感 |
浮動光圈鏡頭 | 價格實惠 重量輕輕 | 畫質鬆軟 光圈下降快 |
恆定光圈鏡頭 | 光圈不變 夜晚好拍 | 價格昂貴 重量較重 |
魚眼鏡頭 (12mm 以下) | 效果獨特 視角超廣 | 變形嚴重 |
超廣角鏡頭 (12-24mm) | 抑制變形 視角超廣 | 價格較貴 |
廣角鏡頭 (24-35mm) | 抑制變形 視角較廣 | 價格較貴 |
標準鏡頭 (35-70mm) | 旅遊首選 價格實惠 | 較難挑選 |
望遠鏡頭 (70-300mm) | 淺景深 壓縮感 較易入門 | 不便攜帶 |
超望遠鏡頭 (300mm 以上) | 淺景深 壓縮感 | 較難入門 不便攜帶 |
餅乾鏡頭 | 體積較小 方便攜帶 | 材質普通 |
人像鏡頭 | 大光圈 畫質清晰 | 較難挑選 |
微距鏡頭 | 放大倍率佳 畫質細緻 | 價格昂貴 |
移軸鏡頭 | 消除透視感 修正視角 | 使用時機受限 操作較複雜 |
反射鏡頭 | 獨特光圈形狀 價格實惠 | 畫質鬆軟 光圈較小 |
以轉動環區分
每顆鏡頭上都會有幾個可以轉動的圓環,他們稱為變焦環和對焦環,功能完全不一樣。
- 變焦環:變更鏡頭焦距,可以調整畫面視角構圖,通常轉動後鏡頭的長度會變長或變短。
- 對焦環:調整焦點位置,轉動後可讓畫面中的景物失焦或是清晰。
變焦鏡頭
旅遊首選 一顆搞定 重量較重 不便攜帶
出門旅遊最討厭大包小包的了,為了減輕行李重量,許多人出門旅遊首選變焦鏡頭。因為具有調整焦距的特性,不用隨著拍攝的題材更換鏡頭,一顆鏡頭就能應付多數的場合了。
不過你可能也注意到了,市面上鎖定同品牌的鏡頭,其中就有多支變焦鏡頭,有的貴也有的便宜,究竟差在哪裡呢?
最重要的差異就是使用時機和光圈大小。
使用時機:看要用在什麼場合,是要拿來拍風景、人物,還是生態攝影,這幾種題材都有變焦的需求。有需求後產品定位就不同了,這部分小編放在後面「特性面」部分在詳細介紹。
光圈大小:光圈是影響售價的關鍵因素之一,光圈影響進光量,光圈越大光線就越充足,這應該很好理解。通常大光圈的鏡頭都比較昂貴,這與光學設計有非常大的關係。
只要你看到焦距是有範圍的,那就一定就是變焦鏡頭。舉例來說,Sony FE 24-240mm f/3.5-5.6 這顆鏡頭中的焦距範圍就是 24-240mm,表示變焦鏡頭的意思。
定焦鏡頭
大光圈 畫質優異 重量輕輕 使用時機單純 需要構圖靈感
「定」焦就是固定焦距的意思,也就是焦距無法隨意變動。這類鏡頭都沒有變焦環,只剩下一個對焦環可以轉而已,那就沒有視角變化的可能性了,構圖就需要一定的技巧水平。
你可能會問「只有一個對焦環?我怎麼看過兩個的」。
多出來的圓環並不能達到變焦的效果,而是用來調整光圈大小的,稱為光圈環。
這種從外觀就能改變光圈大小的鏡頭算少見喔!廠商做出來的目的很簡單,攝影師不用到相機機身內調整光圈,必要時刻可以省去一點時間喔!
而定焦鏡頭通常因鏡組結構單純,所以定焦鏡頭比較輕巧,連帶也就反應在價格上了,相較之下都比較便宜。
定焦鏡頭內部結構/出自 臺灣 Sony 官方網站
變焦鏡頭內部結構/出自 臺灣 Sony 官方網站
你可能會認為比較便宜的鏡頭是不是光圈就不怎麼樣呢?其實完全相反,定焦鏡頭的另外一個特色就是大光圈。變焦鏡頭比較難做到大光圈,但定焦鏡頭隨便就能達到 f/1.8 或 f/1.4 甚至更大。
前面講了很多定焦鏡頭的優點,但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,那就是便利性較低,畢竟買了固定焦距的鏡頭,無法通用在任何地方。想在很多場合使用就必須要買多顆定焦鏡。
以光圈區分
從最大光圈劃分,變焦鏡頭可以分為兩類:浮動光圈變焦鏡頭和恆定光圈變焦鏡頭。
- 浮動光圈,就是鏡頭在變更焦距的時候,最大光圈也會變。其實,最大的光孔直徑並沒有變,而是因為焦距變長導致光圈係數變大,相應的,最大光圈變小了。因為光圈係數才代表著通光的能力,光圈係數=鏡頭焦距/光孔直徑。
- 恆定光圈,鏡頭在變更焦距的時候,最大光圈不會因為焦距的變化而改變。多數浮動光圈的變焦鏡頭口徑設計得比較小,成本比較低,價格也便宜一些。而恆定光圈的變焦鏡頭,其口徑設計得比較大,用來保證變焦最大光圈不變,比較昂貴。
定焦鏡頭就沒有「恆定」和「浮動」的說法,焦距只有一個,光孔最大直徑只有一個,最大光圈也必定只有一個。因為攝影師可以使用更快的快門速度捕捉瞬間,所以膠片年代的最大光圈鏡頭也被稱為「快鏡頭」,尤其適合弱光下使用。
浮動光圈鏡頭
價格實惠 重量輕輕 畫質鬆軟 光圈下降快
1. 價格便宜,對入門新手很友善
若價格是你考量的首要因素,那可以多看看浮動光圈鏡頭。以最常使用的標準焦段和望遠焦段來說,價格最大的差距可以到臺幣 11,000 元。這是全片幅鏡頭的價差,APS-C 鏡頭價差會小一點點。作為入門練習使用,可以先從基本款開始買起。
分類 | 鏡頭規格 | 定價 | 官方連結 |
浮動光圈 | FE 28-70mm f/3.5-5.6 OSS | NT$14,980 | 這裡 |
恆定光圈 | Vario-Tessar® T* 24-70mm f/4 ZA OSS | NT$25,980 | 這裡 |
浮動光圈 | FE 70-300mm f/4.5-5.6 G OSS | NT$35,980 | 這裡 |
恆定光圈 | FE 70-200mm f/4 G OSS | NT$38,980 | 這裡 |
浮動光圈與恆定光圈價位比較
2. 體積較小 (與恆定光圈鏡頭相比)
通常來說,浮動光圈鏡頭的內部比較少光學鏡片,連帶就會反應在體積上,自然就不用那麼長的鏡頭。體積縮小之後,那就會提高攜帶出門的意願。
3. 重量較輕 (與恆定光圈鏡頭相比)
光學鏡片比較少,重量當然就變輕了,這大概不用多做解釋。
恆定光圈鏡頭
光圈不變 夜晚好拍 價格昂貴 重量較重
一般來說,只要焦距可以變動的鏡頭,光圈大小都會跟著影響。不過凡事總有例外,有的鏡頭甚至會設計成光圈大小都是永恆固定不變的,稱為恆定光圈鏡頭。
左邊是恆定光圈,右邊是浮動光圈
雖然光圈不會焦距而變化,但並不是說光圈都不能調整。這邊說的「恆定光圈」是指最大光圈都不會改變,當然你想縮小光圈是沒問題的。
在攝影圈內有個有趣的「行話」,他們會稱特定幾種恆定光圈鏡頭為「三元」,指的是 16-35mm 超廣角鏡頭、24-70mm 標準鏡頭、70-200mm 望遠鏡頭。當你蒐集滿這三款黃金鏡頭,基本上你就不用再購買其他鏡頭了,已經能涵蓋大多數的使用情境了。
以焦距區分
以焦距來區分鏡頭的話大概可以分成以下幾類,焦距的標準並不是絕對的,只是大家習慣性這麼稱呼而已。
以下的焦距皆以等效焦距來區分,想要轉換成 APS-C 片幅的話需要除上 1.5 倍喔!例如魚眼鏡頭是全片幅的 12mm 以下的鏡頭,換算在 APS-C 片幅是 8mm 喔!
魚眼鏡頭 (12mm 以下)
效果獨特 視角超廣 變形嚴重
鏡頭外觀會明顯外凸,看起來就像魚的眼睛,所以才會用命名為魚眼鏡頭。
能夠捕捉比廣角鏡頭更加廣泛的範圍。它們可以拍攝180度範圍的照片,使照片的周邊大大扭曲失真。
魚眼鏡頭 AF-S FISHEYE NIKKOR 8-15mm/出自 臺灣 Nikon 官方網站
魚眼鏡頭有兩種分類,分別是對角魚眼與圓形魚眼。
- 對角魚眼:這種比較常見一點,越往相片邊界看就會發現變形非常嚴重,很容易就能拍出具有張力的作品。雖然後製也可以做出這種效果,但用光學自然形成這種效果也是很不錯的喔!
- 圓形魚眼:最大特色就是相片周圍會有不同程度的暗角 (或說黑框),中間的景物就像是從凸透鏡看出去的效果,很像站在月球看地球的那種感覺,相當有意思。若將 APS-C 的對角魚眼鏡頭接在全片幅機身上,那就會變成圓形魚眼喔!
對角魚眼/出自 Pixabay 圓形魚眼/出自 Pixabay 超廣角鏡頭 (12-24mm)
抑制變形 視角超廣 價格較貴
雖然視野不及魚眼鏡頭,但從這個焦距起就有多個鏡頭廠商互相較勁的意味了。通常來說,焦距越小,相片邊界的景物就會出現變形。而超廣角鏡頭當然不例外,但各家廠商為了讓變形效果降到最低,他們都會使用非球面鏡片抑制失真,價格上就貴了一些。
超廣角鏡頭 Sony FE 12-24mm f/4 G/出自 臺灣 Sony 官方網站
拍攝風景、建築和星空時,絕對不可缺少超廣角鏡頭。因為這類的主題都需要將眼前的所有景象收錄進一張相片內,你想想站在臺北 101 前面,有用超廣角鏡頭就容易將整棟建築物盡收眼底。
風景照適合使用超廣角鏡頭/出自 Pexels
廣角鏡頭 (24-35mm)
抑制變形 視角較廣 價格較貴
相較於超廣角鏡頭,廣角鏡頭相較之下比較萬用一點。第二,超廣角鏡頭的視野較廣,很容易拍到一些不相干的人、事、物,但用廣角鏡頭比較沒這個問題。
廣角鏡頭 Vario-Tessar® T* FE 16-35 mm f/4 ZA OSS/出自 臺灣 Sony 官方網站
廣角鏡頭主要還是專攻在風景、建築…,可以涉及到一點人文街拍的範圍。像是旅館或是房仲業也都會用廣角鏡頭拍室內的樣子,讓人有種房間超大的錯覺。
飯店房間善用廣角鏡頭會讓房間變大/出自 Pexels
標準鏡頭 (35-70mm)
旅遊首選 價格實惠 較難挑選
標準鏡頭是最受大眾喜愛的焦段,主因就是適合生活中的多數題材,並不像前面的(超)廣角鏡頭只能用在較固定的場景。今天想在街頭拍一些相片、明天想拍人像、後天想拍風景…等等,通通能夠一鏡多數情況滿足。
標準鏡頭 Vario-Tessar® T* FE 24-70 mm F4 ZA OSS/出自 臺灣 Sony 官方網站
標準鏡頭介於廣角與望遠端的中間,既沒有廣角鏡的張力,也沒有望遠鏡的壓縮感,標準鏡頭的視野非常接近人眼所見範圍。
望遠鏡頭 (70-300mm)
淺景深 壓縮感 較易入門 不便攜帶
與廣角鏡頭拍攝時相比,拍攝對象的失真情況更少。當攝影師優先考慮拍攝對象形狀的忠實再現時,他們傾向於選擇中望遠鏡頭或標準望遠鏡頭。
我們都知道越靠近你的人會越大,越遠離的人視覺上越小。但望遠鏡頭不是這樣,用它來拍攝會無法區分畫面中的人之間的前後距離,也就是畫面中的人物都差不多大,這種現象在望遠鏡頭很明顯,這稱為「壓縮感」。
望遠鏡頭產生壓縮感/出自 Pexels
望遠鏡頭也可以產生非常淺的景深,不管用來拍人物或是動物都能夠發揮出強調主體的效果。這也正是為什麼很多人像鏡頭的焦段都是落在這個範圍了。
望遠鏡頭產生淺景深/出自 Pexels
超望遠鏡頭 (300mm 以上)
淺景深 壓縮感 較難入門 不便攜帶
這種級別的鏡頭通常是一般人完全碰不到的。怎麼說呢?焦距超過 300mm 通常都是特定題材才會用得上,像是體育賽事等各種比賽的記者、鐵道迷、生態攝影師、狗仔…等等。
超望遠鏡頭 Sony FE 200-600mm f/5.6-6.3 G OSS/出自 臺灣 Sony 官方網站
不管是誰將超望遠鏡頭拿在手上,應該都會吸引到不少目光,往往給人相當專業的感覺。超望遠鏡頭通常都很重,以上圖的 200-600mm 來說就有 2,115 公克,拿在手上是相當有份量的。
目前市面上 600mm 以上焦距的鏡頭也不少,要是覺得焦距不夠用,最簡單的擴充方式就是購買增距鏡,通常會有 1.4x 和 2.0x 兩種選擇,只是套上增距鏡後會縮小最大光圈,增加了焦距的同時卻也犧牲的光圈,好不好用就見仁見智了。
以特性區分
餅乾鏡頭
體積較小 方便攜帶 材質普通
餅乾鏡頭的英文是 Pancake Lens,是形容厚度如鬆餅的意思,只是翻譯時被稱為「餅乾」了,強化了輕薄的特性,但通常鏡頭都沒有那麼餅乾那麼薄喔!
餅乾鏡頭的設計採用簡單的光學結構,鏡頭內部減少鏡片的使用量,達到輕薄的目的。鏡頭外觀如下圖,你看看能不能找到對焦環的位置,那麼細小的圓環要轉動並非易事啊!
移軸鏡頭 Canon EF40mm f/2.8 STM/出自 臺灣 Canon 官方網站
餅乾鏡頭是一個籠統概念,並沒有特別規定什麼鏡頭就是屬於此類。常見的餅乾鏡頭通常是外觀扁平的小型鏡頭,像是廣角定焦鏡之類的,也可以理解為「薄得像餅乾的定焦鏡」,實際上沒有餅乾鏡這種東西。
因為鏡頭輕薄的外觀,搭配相機也不會過於厚重,甚至放在小背包或是口袋都很合適。
人像鏡頭
大光圈 畫質清晰 較難挑選
拍攝人像時,最重要的幾個要素就是清晰的輪廓、周圍不能過於雜亂、色彩鮮艷、對比度高。能夠達到這些條件的就是中長焦距的定焦鏡頭了。85mm定焦鏡頭也常被稱為「人像鏡頭」,因為該種鏡頭廣泛用於人像攝影。
與模特兒距離:如果攝影師與模特兒太近,那容易因光線關係而拍到影子,特別是在室內拍攝的時候,所以 85mm 的鏡頭最近對焦距離適當,不會拍到攝影師的影子
清晰的影像:拍人物時都會注重五官的位置,定焦鏡就能發揮細緻成像的關鍵
乾淨的背景:定焦鏡頭的光圈都很大,可以產生淺景深,藉此來模糊掉周圍雜亂的物體
顏色對比度:定焦鏡頭沒有過多的光學鏡片,不會折損顏色表現
在室內拍攝人像/出自 Pexels
當然焦距的選擇比較彈性,你還可以選 35mm、50mm、100mm 都可以,如果模特兒的動作比較大,或是周圍場景都是預先排好的,選擇 35mm 廣角一點的鏡頭做為人像鏡頭也是可以的。如果要更淺的景深,那就考慮 100mm 焦距的鏡頭。
男孩子騎著腳踏車/出自 Photo-ac
微距鏡頭
放大倍率佳 畫質細緻 價格昂貴
前面講到了細緻度,那就一定要講到微距鏡頭。
微距鏡頭的特徵就是放大倍率都很高,多數能夠達到 1:1 的成像結果,一般鏡頭有個 0.5 倍的放大率已經是奇景了。
放大倍率 1:1 的意思表示最近對焦距離下,實物跟影像的大小是一樣,實物是 1cm,那在相機上就會佔據 1cm,也就是你拿尺量相機的 LCD 螢幕就是 1cm。
微距鏡頭 Sony FE 90mm f/2.8 G Macro OSS/出自 臺灣 Sony 官方網站
通常微距鏡頭都是定焦鏡頭,焦距都有 100mm 左右,攝影圈都會稱其為「百微」,這就是在說焦距 100mm 左右的微距鏡頭。
微距鏡頭的主要用途就是拿來拍一些小東西,像是昆蟲、花蕊、飾品、公仔…都可以。
用微距鏡頭拍鋼鐵人公仔/出自 Pixabay
你可能會好奇「為什麼焦距要那麼長?」,因為微距鏡頭都會用來拍攝螞蟻、蜜蜂、蝴蝶…等等這類的昆蟲。焦距不夠長,你就要很靠近主體才能拍得夠近,遠遠的拍就浪費放大倍率了,這時才會出現焦距 100mm 的微距鏡頭。
若你跟小編同樣不太喜歡昆蟲,並知道自己拍微距的目的都是一些靜物,那就可以選擇放大倍率稍差或是焦距短一點的微距鏡頭,這也會反應在價格上的。
移軸鏡頭
消除透視感 修正視角 使用時機受限 操作較複雜
移軸鏡頭的傾斜角功能會改變鏡頭角度,以此改變聚焦平面跟像平面之間的角度。想瞭解這一功能,首先得知道傾斜角的原理所在。
傾斜角原先的功能:對有景深的場景作深度聚焦
焦點焦點,不少人以為焦點就是一個點。不過,所謂的焦點其實是一個面。說清楚一點就是,在設定一個焦點的焦距後,離開鏡頭同一距離的任何物體都在焦點裡。
傳統鏡頭的聚焦平面跟像平面(影像感光元件)平行。位於聚焦平面前後的區域,離開聚焦平面越遠,焦點就越模糊。場景聚焦的部分一般稱為景深,光圈收窄就能擴大景深,聚焦於更多主體。
聚焦平面(平常)
聚焦平面(傾斜角功能)
要顯出極深的主體景深,就得將光圈收得很窄,這麼做有幾個缺點:
– 衍射損害畫質
– 因為進入鏡頭的光線少了,ISO 感光度就提高,造成更多雜訊
如上圖所示,移軸鏡頭的傾斜角功能能調整聚焦平面和像平面之間的角度,解決這個問題。這一來,處於景深範圍的物體(包括從前到後)都能完全聚焦。
佳能的 TS-E 鏡頭配備 TS 旋轉系統,能以任意角度傾斜鏡頭。以下是各個鏡頭的傾斜角範圍:
-TS- E17mm f/4L:±6.5°
– TS-E 24mm f/3.5L II,TS-E50mm f/2.8L 微距鏡:±8.5°
– TS-E90mm f/2.8L 微距鏡,佳能 TS-E135mm f/4L 微距鏡:±10°
傾斜角功能適合用在哪些場景呢?
場景 1 :讓深邃的景觀全部聚焦
TS-E50mm f/2.8L 微距鏡 / 焦距:50mm/ 手動曝光 (f/2.8、1/2000 秒)/ ISO 100/ 白平衡:自動
上圖中,由前景到遠處大家能看到多少山丘起伏呢?
要是這個場景用普通鏡頭拍攝,即使把光圈收到最窄也是沒辦法將山丘田野聚焦清楚、一網打盡。不過,只要調整聚焦平面,讓山丘都處於景深範圍內,整個構圖從前景到遠端都能對焦清楚,光圈放到相當明亮的f/2.8也沒問題。要是有的場景我們不想開高 ISO感光度,也不想把快門放得太慢,上面的功能就很有用了!
場景 2 :近距離特寫的深度聚焦
TS-E50mm f/2.8L 微距鏡 / 焦距:50mm/ 手動曝光 (f/11 、0.4 秒)/ ISO 100/ 白平衡:自動
上圖拍的是餐桌上的多種點心佳餚,這樣的圖片在餐館菜單常會看到。一般碰到類似場景都會拍特寫,景深因此也會變得很淺。使用傳統鏡頭是很難讓所有主體都聚焦清楚的。還好,傾斜角功能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,只要能調到理想的傾斜角就行了!在產品攝影中,這一功能也很有用,不需使用焦點疊加。
使用傾斜角功能時我們看不見聚焦平面,不過這裡有個方法可以讓我們想像其位置。
想像一下,有兩個平面,其中一個跟鏡頭表面平行,另一個則跟影像感光元件平行。聚焦平面則從以上兩個平面的交界處開始。掌握了以上竅門,就有助於估算要讓聚焦平面處於理想位置所需的傾斜角了。
場景 3 :只選定聚焦於框內的特定區域
TS-E90mm f/2.8L 微距鏡 / 焦距:90mm/ 手動曝光 (f/2.8、1/640秒)/ ISO 100/ 白平衡:自動
傳統大光圈鏡頭要是從這個距離拍攝就會顯示更深的景深,而東京塔左右兩旁的區域全部都會對焦。這裡,除了東京塔和塔正前方的大樓外,其他區域都失焦了。這正是移軸鏡頭獨有的功能。
場景 4 :微縮效果
TS-E135mm f/4L 微距鏡 / 焦距:135mm/ 手動曝光 (f/4、1/1250秒)/ ISO 100/ 白平衡:自動
看起來很熟悉吧?這就是正宗的「微縮效果」,是以移軸鏡頭調整聚焦平面,在後者與地面交接時拍出的視覺效果。我們也有「微縮效果」創意濾鏡,用數碼方法做到同一個效果,不過聚焦平面的調整範圍不大。
照片中看起來像微縮模型,但實際物體當然不是這個樣子。拍攝類似的場景時一般都會拉近特寫,導致景深非常淺。「微縮效果」之所以得名,是因為效果跟拍攝微縮模型的照片很接近。
反射鏡頭
獨特光圈形狀 價格實惠 畫質鬆軟 光圈較小
前面提到過超望遠鏡頭的特徵,通常鏡身比較長、比較重,而且也不便宜。那有沒有便宜的替代方案呢?答案就是反射鏡頭了。鏡頭外觀如下圖。
反射鏡頭 Canon Reflex 500mm f/8 S.S.C./出自 國外 Canon 官方網站
先來看看為什麼反射鏡頭能夠達到超長的焦距,鏡頭內部結構如下圖。當光線進入鏡身之後,內部的曲面鏡結構會反射光線到中間的鏡片,然後再反射至相機機身上。
反射鏡頭內部結構/出自 維基百科
透過光線三度往返而鏡身內,光線行走距離增加,焦距也就增加了。多數反射鏡頭的焦距都能達到 500mm 或甚至是 1000mm。由於鏡片結構簡單,直接反應在價格上面。
不過你可能也發現了,要做出這種反射鏡頭,中間必須要有一片不透光的鏡片結構,負責在鏡頭內部反射光線,讓光線走得更長一點。
因此,光圈的形狀並不是常見的葉片結構,而是環狀結構,長得就像是甜甜圈。這也連帶影響散景效果,像是下圖的散景就是甜甜圈形狀的。
甜甜圈散景效果/出自 birdvideo123 YouTube 頻道
前面講了很多反射鏡頭的特色,感覺應該是很容易大賣的鏡頭才是,但現在市面上好像很少看到?是的,反射鏡頭已經逐漸被市場淘汰了。
小編認為最重要的因素是畫質不夠銳利。由於光線會三度往返才讓相機機身接收到,影像銳利程度就會下降,這也是反射鏡頭本質造成的問題。在這個影像畫質當道的年代,要是拍出來的畫面不夠細緻,很難讓人覺得這是現代產品。
而光圈不夠大也是反射鏡頭的致命傷,只要光圈不夠大,光線就不夠,快門速度也快不起來,只能適合拍一些時常靜止不動的動物,像是大象、獅子、老虎之類的動物,想拍鳥類可能要搭配一些運氣才有機會。
何謂大三元鏡頭?
一、所謂照相機的大三元攝影鏡頭
1、鏡頭24一70 mm f2.8光圈
2、鏡頭16一35mm f2.8光圈
3、鏡頭70一200mmf2.8光圈
二、鏡頭三個大三元的用途
1、鏡頭24一70mm,f2.8光圈的鏡頭的運用。這個鏡頭拍攝人像和靜物,比較實用。不論是戶外人像攝影,或者攝影棚裡人像攝影,用途都比較廣泛,使用方便,鏡頭成像也比較好。由於本鏡頭是一個小廣角,大光圈。特別是在戶外拍攝人像使用當中,不論是構圖或者是用光,在拍攝時,可退可進,游刃有余都是比較方便使用的一款鏡頭。
2、鏡頭16一35m,f2.8的光圈,這款鏡頭是大光圈,超廣角鏡頭。是拍攝風光銳利的武器,特別是拍攝建築發揮了重要的作用。拍攝風光時,可以利用線條透視和大氣透視,通過超廣角鏡頭原理進行創作,拍攝的作品大氣壯觀。拍攝建築時,通過廣角透視畸變的原理進行拍攝,可以拍出創意的攝影作品來。給人以強大的視覺沖擊力。
3、70一200mm f2.8的光圈,這一款鏡頭是大光圈長焦鏡頭。主要拍攝人像和風景。在拍攝人像時,可以把人物拉近拍攝人物的特寫。在拍攝風景時,通過長焦鏡頭的原理可以拉近壓縮風光攝影的畫面。使畫面具有,縱深感,層次感,立體感,空間感。
作為攝影師,只是喜歡攝影鏡頭的大三元,是遠遠不夠的,攝影師必須利用大三元鏡頭的原理,創作優秀的攝影作品。